将图片置于正前方20厘米处,左眼闭合看下图,用右眼注视下图左端+号,前后移动图片,将发现黑色圆点消失。此时用右眼注视上图左端+号,将发现黑线缺口部分消失,成为连续线段。
盲点测试是生理学中的一个实验。主要方法是手执盲点测试图闭上左眼,用右眼注视图中左上角“星号”,右眼与“☆”距离约20厘米。然后,把图向前后缓慢移动,你会发现在一个适当的距离上,图右面的圆圈就不见了。这就是视觉上的盲点现象。这是生理现象。
与这种现象类似,心理学研究认为,人在知觉反应中也存在着大量与盲点现象类似的现象,称之为“斯格托马”现象(斯格托马———希腊文指黑暗,失去了部分视野)。这里用来说明一个人看不见或在选择性认知中有失盲的现象,因而只能看到有限的信息的可能性,排斥了对其它信息的感知。如果我们受到了先入为主思想的影响,我们就会对其它认识问题的角度产生“斯格托马”,即在现实中有大量的未被我们感知的事物和现象,也包括对我们自身的认识。古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自我评价的真实可靠性。怎样消除“斯格托马”现象呢!以他人的评价或批评为参考来调整对自我的认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同理,盯着下图画像中心的蓝点,不要转移注意力,慢慢的蓝点就会褪去:

注视下图中间的黑点,灰色薄晕在减小

给上图加上一个轮廓,为什么它又不消退了?
